图片
(黄师傅,1949年出生,上海人。跟随少林心意门国医圣手何国俊、民国神跤王佟忠义的关门弟子王长生、武当松溪派王维慎学习武术、摔跤,素有南市跤王之称。)
近日友人转来松溪派名宿王维慎先生所著的《武当松溪派内壮基本功法》,并提出疑问:为何其中'铲膀''车轮手'与我传承的'展翅式''缠绕式'动作完全一致?这个现象在笔者撰写《真传内功易筋经》时已有察觉,其渊源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精武体育会的传承脉络。
1923年,川北松溪派名师陈晓东派弟子林济群赴上海精武体育会深造。1925年林氏结业返川时,受会长卢炜昌委托在四川创立精武第一分会,同年,在沪经商的黄克刚被特聘为精武会义务教授,将其内功吐纳术传与精武会员。1926年陈晓东、林济群开办南充精武体育学校,陈晓东任校长。1932年春,顾留馨、吴云倬在上海横浜桥精武会随徐致一习吴式太极拳期间,结识林济群并随其研习松溪派拳械半年有余。1935年重庆精武体育学校成立,黄克刚任校长、林济群任教务长,系统传授易筋经与松溪派拳术。
林济群是王维慎的表兄。王维慎7岁时拜林济群为师,10岁左右进入南充精武体育学校,14岁已技艺精湛,后曾任教于重庆精武体育学校。这些关系使得内壮基本功与黄克刚的易筋经有了关联性。
《武当松溪派内壮基本功法》堪称上乘之作,其理法精微、传承有序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下全文,一定是有益的。书中'铲膀'“车轮手”与黄克刚遗稿中所载的'展翅式''旋绕式'相同,差别在于马式呼吸与牛式呼吸的运用。
黄克刚遗稿所述内壮基本功法:展翅式与缠绕式
一、展翅式
双手叉腰呈坐正式,双臂左右平展,十指伸直掌心向下,两臂上下交替交缠,循环往复,同时行马式呼吸法。
二、旋绕式
两手叉腰。右足前出一步,成弓箭式,前腿屈后腿直,后足与前足平行。正身向右,行呼吸十次,吐纳一次。随以右手反叉右胯上,左手向前伸直,散开,关节放松,由前绕以五十次,初学时至少五次,行牛式呼吸,停止时,握拳收至乳旁,复拳伸出,口吐'海'字,再收回原处,成原式,两手叉腰,行呼吸吐纳如前式,再以左手向后伸直。手散开关节放松,由后绕前五十次并行牛式呼吸,及收拳如前。再换左足前出,做法如右足一切动作。
张义尚先生在《少林真传内功精义》中虽提及马式、牛式呼吸,但具体行持方法及运用,仍需师传口授,非文字所能尽述。
武当松溪派内壮基本功法:铲膀与车轮手
一、铲膀基本练法
1. 预备式:面朝南,成立正姿势(图1)。
2. 开式:双脚平开成马步桩,脚尖内扣呈八字,身体中正。两肩双臂由胸前向后平拉,稍向下至背后,手掌向外,手背相对,尽量使手背相碰(图2)。
3. 合式:双臂由开式向前上甩回成抱式,右掌拍打左侧肋下,左掌拍打右肩上(图3)。此为一开一合,称为一次开合。
4. 二次开合:由抱式再次向后甩成开式(图4),随后合式时右掌拍打左肩上,左掌拍打右侧肋下(图5)。
5. 交替练习:第三次开合同第一次,第四次开合同第二次,如此循环。练习时速度均匀,动作连贯。
6. 练习次数:初练60-70次,逐步增至500次以上。每日练习2-3遍。
7. 进阶调整:练习约十日后,可将拍打部位逐渐下移,从肩部过渡至腰眼、带脉处,以增强内壮效果。
二、车轮手基本练法
1. 预备式:成立正姿势。
2. 左弓箭步:左足向前跨步,脚尖内扣,足阳面朝前,小腿垂直,膝不过足尖,大腿平行地面;右腿蹬直,膝关节绷紧,双脚十趾抓地。虚领顶劲,微收下颚,沉肩垂肘,身体中正,塌腰松胯(图76、77)。
3. 右手前旋:左手虎口向上,叉于稍低于股处(约气海、大肠俞位置);右手自然下垂,手心向内,手背向外。右手自下向前、向上、向后、向下旋转,至上位时小臂内旋,手掌翻转,手心向内,手背向外(图78-81)。如此循环数十次。
4. 右手后旋:右手自下向后、向上、向前、向下旋转,手臂与手掌同步翻转,循环数十次(图83)。
5. 换式练习:左右手、腿互换,按相同方法练习(图82)。
6. 练习次数:初练100-200次,逐步增至500次以上,每日至少练习两遍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